1、引言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機器人與自動化分會主席迪特馬爾?萊伊博士坦言:“今年年初公布的收入疲軟情況,在我們當前對2025年的預測中得到了證實。所有細分領域的增長前景在年底前都不明朗。”

德國機器人與自動化產業2015-2025年(2025年為預測數據)的總營業額柱狀圖,由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分會(VDMARobotics+Automation)提供
這一跌幅不僅是德國自動化產業近年來少有的頹勢,更凸顯出全球自動化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亞洲勢力的崛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2、德國自動化產業的困境:多面夾擊下的營收寒冬
德國自動化產業向來以技術領先、品質卓越著稱,是全球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標桿。然而,2025年的這場營收滑坡,卻讓這個曾經的行業巨頭陷入了困境。從細分領域來看,三大板塊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衰退:
①機器視覺領域發展停滯,零增長的表現讓業界嘩然,預計行業收入僅為31億歐元;
②機器人領域的情況則更為嚴峻,預測降幅從年初的3%擴大至5%,2025年預計收入為37億歐元;
③而自動化解決方案領域更是遭受重創,預計收入將暴跌15%,至77億歐元。
來自亞洲競爭對手的壓力也與日俱增。以中國、日本、韓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在自動化領域的快速崛起,正在重塑全球產業格局。亞洲企業憑借著性價比優勢、快速的市場響應能力以及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在全球市場上攻城略地,對德國自動化企業構成了巨大的沖擊。
與此同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無疑是德國自動化產業陷入困境一個重要因素。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導致許多投資計劃被迫推遲,企業在不確定性面前變得更加謹慎,這直接影響了德國自動化產品的市場需求。
3、亞洲勢力崛起:自動化產業的新主導者?
亞洲勢力在自動化領域的崛起,早已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多年來持續投入和發展的必然結果。以中國為例,近年來在機器人、人工智能、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也持續增強,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在本土市場占據主導地位,還在全球市場上迅速擴張。
亞洲企業的優勢不僅體現在價格上,更在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上。例如,在一些新興的自動化應用領域,如物流自動化、智能制造等,亞洲企業往往能夠更快地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此外,亞洲地區龐大的市場需求和完善的產業鏈配套,也為亞洲自動化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有業內專家指出,亞洲勢力的崛起正在改變全球自動化產業的競爭格局。過去,德國、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自動化領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但如今亞洲企業已經具備了與西方企業同臺競技的實力,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實現了超越。
4、德國的應對之策:在危機中尋找轉機
迪特馬爾?萊伊博士指出:“機器人與自動化是關鍵技術,沒有這些技術,像德國這樣的高工資國家未來將無法想象工業生產的樣子。政界和企業現在必須采取協調行動,減少國際競爭中的區位劣勢,并為重新增長制定路線。”面對營收下滑和亞洲勢力的雙重挑戰,德國自動化產業并未坐以待斃,而是積極采取措施,試圖在危機中尋找轉機。
為此,“VDMA歐洲機器人行動計劃”提出了三項核心要求:
①為初創企業和成長型企業提供更多風險投資
②制定競爭力路線圖
③特別專注于擴大歐洲創新規模
此外,德國新政府宣布的投資支持必須迅速落實。關于這些話題的政治對話將于2025年6月23日在波蘭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期間,在柏林的波蘭大使館舉行。
5、未來展望:自動化產業的全球競爭將更加激烈
德國自動化產業的營收下滑,只是全球自動化產業格局變動的一個縮影。隨著亞洲勢力的崛起,未來全球自動化產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對于德國而言,如何在高成本的壓力下保持技術領先優勢,如何應對亞洲企業的低成本沖擊,將是未來幾年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而對于亞洲企業來說,在快速擴張的同時,如何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品牌影響力,實現從“制造”到“創造”的轉變,也是面臨的重要挑戰。
全球自動化產業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但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無論是德國還是亞洲,只有不斷創新、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才能在這場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自動化產業的格局正在改寫,誰能在這場變革中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