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標準《GB 50227-2017并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要求》第4.2.3條:并聯電容器裝置的串聯電抗器宜裝設于電容器的電源側,并應校驗其耐受短路電流的能力。當鐵心電抗器的耐受短路電流的能力不能滿足裝設于電源側要求時,應裝設于中性點側。

實際應用中,對于成套低壓無功補償來說空芯電抗器前置是沒有異議的,大家基本使用的也都是空心電抗器,談到鐵芯電抗器可能大家會有一些不同意見,還可能涉及到電容器的接線方式就復雜了,就不多說了,而且關于國標要求也是不是100%適用于100%場合,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下,是需要特殊對待的。

知道結論了,接下來,我們再分析電抗器放置于電容器前端的優勢:
1、抑制諧波
電抗器位于電容器之前,可以首先對電流進行處理,濾除或減弱電網中的諧波電流,保護電容器免受諧波影響,從而更加可靠地運行。
2、涌流限制
電容器在投入運行的瞬間產生的涌流遠遠超出電容器本身的允許范圍,有時其產生的浪涌峰值超過電容器額定電流的100倍以上,巨大的電流沖擊不僅造成電容器的損壞,還會造成回路各種開關、電流互感器的損壞,引起各種繼電保護設備誤動作。電抗器放置在電容器之前,其目的之一就是限制前方斷路器及各種投切設備合閘瞬間產生的大電流浪涌沖擊,同時也限制了浪涌電流串入前方母線設備造成的電流沖擊。電抗器能夠有效限制電容器投入時產生的合閘涌流,減少對電容器和其他設備的沖擊,延長使用壽命。
3、防止串聯諧振
在某些情況下,電抗器的正確配置還能防止系統中出現串聯諧振現象,這種現象可能引起電壓升高,對電氣設備構成威脅。
總的來說,電抗器前置更有利于諧波抑制、涌流限制和保護電容器及電抗器,還可令整套裝置的接線更簡潔、占地空間更小,而后置則可能因諧波處理不當導致系統效率下降和設備過熱,但如前面說到的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能有其應用考量。實際應用中,選擇哪種布置方式需根據電網的具體條件、諧波狀況和補償需求綜合考慮,而不是盲目的死讀標準,注意到沒有上面標準里有一個“宜”字。
到此,低壓無功補償中電抗器放置位置的問題分享結束!
延伸閱讀
◆從SVG和SVC看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方向
◆電容補償柜原理作用及主要元件配置要求
◆無功補償共補、分補與混補的區別和優缺點
